受访专家:
陈杰,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擅长胰腺癌分子生物学诊断及疑难病诊断
杜祥,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擅长肿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胃肠道肿瘤的病理诊断
笪(dá)冀平,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任,擅长呼吸、妇产、免疫性疾病及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沈丹华,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病理学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擅长妇产科病理诊断及骨肿瘤病理诊断
曹登峰,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擅长妇产、泌尿系统、生殖、胰腺等领域肿瘤诊断
谨慎
病理科医生接过送来的标本,迅速登记编号,然后熟练地戴上手套和口罩进行取材。接着把这块组织放到零下25摄氏度的冰箱进行冷冻。十几分钟后,再把冷冻好的标本切成厚度为8微米的切片,然后交由下一个同事拿去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两位以上医生确诊,才能给出结果。
繁琐
一张优质的病理切片,需要经过取材、组织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脱蜡、染色等10个步骤将近40道工序。目前病理切片的制作,除脱水和染色等少数工序是半自动外,其余全靠手工操作。这些包含着患者身体密码信息的切片,按照国家规定,将在医院保存10年左右。
积淀
很多人并不知道病理科是干吗的,大多人第一反应是“哦,是看保管病历的吧”,“搞化验拍片子的吧”,这些回答让病理科医生哭笑不得。其实要培养一个成熟的病理科医生很不容易。病理医生从毕业后到独当一面,至少得10年以上,可称得上医生的医生。
地位
病理科可能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医院病理诊断水平直接影响医院各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不管检查仪器多精密、手段多先进,病理医生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甚至一个医院的病理科水平代表了一个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笪(dá)冀平提醒,患者自己也一定要有做病理检查的意识。
医院的病理科都干啥?是管病历、拍片子还是做诊断?
答得上来的人不多,尽管国内外各种医院专科排名都有病理科,但即便是健康时报做的100种疾病导医报道(详见健康时报第880期),也没有收入病理科,确实,我们了解的也并不深入。
说得直观一些,出现一个肿瘤块,切还是不切,是良性还是恶性,是早期还是晚期?很多人不知道,这并不是手术医生说了算,作出这个终极判决的是病理科医生——他们又被称为是“医生的医生”和“生命的法官”,因为他们是诊断结果“说最后一句话的把关人”。
30分钟的命运诊断
9月10日14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正忙碌一台乳腺手术。年仅24岁的患者双侧乳房被发现有肿物4个月了,此刻医生们正在为她作最后的判断。如果是良性的,那是皆大欢喜;如果是恶性的,意味着这个正值花季的女生可能会失去乳房。
手术医生跟以往一样,将切下的肿物放入标本袋,早已等候在外面的工作人员迅速将标本袋装入标本箱,朝着病理科一路小跑。
病理科设在门诊楼5楼的最南侧,相比于下面四层的人潮拥挤,5楼显得比较安静。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的命运有时候会由这里来决定。
值班的病理科小史医生接过送来的标本,迅速登记编号,然后熟练地戴上手套和口罩进行取材。取材完毕,继续把这块组织放到零下25摄氏度的冰冻切片机进行冷冻。十几分钟后,由技术人员把冷冻好的标本切成厚度为8微米的切片,进行染色。
这时候手术室的医生和患者家属们都等着最终的“裁决结果”。
“孙大夫,你快看看这切片,”小史医生先将制作好的切片看了一遍,随后请高年资的主治医生孙大夫再看切片。孙大夫把切片放到显微镜下,对着镜头看了一会,喃喃自语“应该是良性的。”两人最后确定:是乳腺纤维腺瘤,属于良性病变。
病理科马上打电话把这一结果告诉在手术室等候的手术医生,并且同时把文字诊断报告上传到电脑的病理信息系统中。
守候在外面的患者家属获悉这个结果,对手术医生连声道谢。他们并不知道,女孩的乳房得以保全,是不在现场的病理医生作出的决定。
“在我们病理科这种事情是家常便饭了,我们当‘法官’当习惯了。”病理科主任沈丹华笑着告诉记者,刚才他们做的这个病理检查叫“冰冻切片诊断”,目的就是在手术中,快速准确地诊断病理结果,为手术医生下一步提供指导,他们的意见将直接决定医生的手术方案。
40多道工序的病理切片
在沈丹华主任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病理科的取材室。一走进去是扑鼻而来的浓浓的福尔马林液(也就是甲醛)的味道。看着记者捂着鼻子,沈丹华笑着说,这间屋子属于污染区,因为甲醛的味道很浓,在取材室内,病理医生只能通过戴口罩和加强通风来减少对自身的损害。
取材室有点像厨房的构造,5个戴着口罩的医生正在取材平台上忙碌着。取材台旁边,摆着一排排的标本袋,里面装着病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病变组织,用福尔马林液浸泡着。沈丹华教授介绍,她们医院去年全年做了42000多例病理检查,每一例标本至少要切取1~5块病变组织,大手术的标本需要取几十块组织,因此每天切取的病理组织块在700~800块以上。不了解内情的人都以为病理科其实就是花几分钟看看切片,写个诊断结果,但殊不知,一名病理科医生要作出“最后的判决”,必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优质的病理切片。
“冰冻切片诊断只是手术中用得比较多的,而常规的病理切片需要做成石蜡切片,这需要几十道工序。”说到切片的制作过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曹登峰如数家珍。
首先,患者身体上手术切除的肿块、各种活检穿刺取出的组织,送到病理科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取材。取材的目的就是为了从送检标本中选取组织制作病理切片,有时候技术人员必须亲自动手清理原始材料中的脏物。细致地取材后再经过一晚上的固定和脱水等工序,第二天早晨病理技术人员再把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中(包埋蜡块);然后由技术人员把组织切成4~6微米的厚度的玻璃切片,这一步也叫切片。
要把组织切成4微米左右的厚度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因切片太薄,此时,毛笔成了技术人员手中边切边捋开切片的“神器”。别小看,这可是个需要眼明手巧的技术活,小到芝麻粒的切片,一不小心就切没了。切片后还要经过捞片将其贴附在玻璃片上,经脱蜡和染色等流程,最后才制作成医生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看的病理切片。
也就是说,一张优质的病理切片,需要经过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脱蜡、染色等10多道步骤近40道工序。这其中,除了脱水和染色等少数工序是靠自动化的机器完成外,其余都是手工操作,所以常规病理检查报告发放需3到5个工作日。这些包含着患者身体密码信息的切片,按照国家规定,将在医院保存10年左右。
毕业10年方能独当一面
把病理切片做好之后,接下来就是看片子了。这是病理科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完全依赖病理医生的知识水平和个人经验。
曹登峰看片子的地方,是一间不大的房间,一台三头显微镜在长条桌上一字摆开。拿上一个切片放在显微镜下,每个观察头均可看见显微镜下病变的形态,还可以传送到电脑上。作为全国肿瘤专科排名前五的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很多肿瘤患者最后托付的地方。曹登峰已经不记得自己多少次改判了外地患者的诊断结果。
就在几个月前,一名外地的27岁女患者来到了医院求诊。因为她在当地医院接受了输卵管切除手术,当地医院及其他几家大医院都诊断为输卵管癌,这如一个晴天霹雳。曹登峰通过病理切片发现,这名女子的输卵管其实并没有癌症,而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输卵管炎症导至的假癌式增生,这很容易被误诊为癌,并且在诊断报告上也附上了参考文献,供下级医院病理医生参考。
当曹登峰把自己的诊断结果告诉患者时,站在取报告窗口的这对年轻夫妇一下子愣住了,紧接着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放声大哭。
“每一个病理诊断报告书都关系到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希望,医生1%的错,在病人身上就是100%的错误。”曹登峰说,病理诊断是需要病理医生具备坚实的临床医学基础和丰富的病理诊断经验。
不过要培养一个成熟的病理科医生却很不容易。据沈丹华介绍,一般需要5年住院医师培训,完成规定培训项目才能有从业病理医师的资格;从毕业后到独当一面,至少得10年以上。很多人并不知道病理学这个专业。沈丹华经常会被人问是哪个科室的,沈丹华告诉他们是病理科。“哦,是看保管病历的吧”,“搞化验拍片子的吧”,这些回答让她哭笑不得。加上长期以来病理科不受重视,病理医生待遇低,缺乏成就感等职业特点,让很多医学院学生望而却步,使整个学科处于萎缩状态。
在2011年卫生部病理质控评价工作会议上,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陈杰教授盘点病理“家底”时忧心忡忡。根据原卫生部出台的《病理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规定,病理医师按照每百张病床1人~2人配备。即便100张床位只配备1名病理医师,也需要约4万人,目前全国病理医生缺口达2.5万人。
代表着医院的诊断水平
事实上,在业界病理诊断被称作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科医生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据复旦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杜祥教授介绍,病理诊断对临床医生在手术中决定手术方案至关重要,如确定病变的性质,是炎性病变还是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决定是做根治手术,还是局部切除;或了解恶性肿瘤的浸润及扩散情况,如边缘是否累及,周围组织是否有病变,肿瘤周围及远处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来决定手术的范围。
不仅如此,针对日益增长的临床个体化治疗需求,病理诊断还越来越多地用于指导用药。术后治疗采用什么手段、用什么放化疗药物、是否需要用靶向药物,怎么用,这些都需要靠病理科精准的靶点检测结果来指导。
“受目前病理科各地普遍收费低等情况影响,病理科可能不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医院病理诊断水平直接影响医院各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杜祥教授指出,不管检查仪器多精密、手段多先进,病理医生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甚至一个医院的病理科水平代表了一个医院的整体诊治水平。
“从人体上切下的任何东西,都要作病理检查”,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任笪冀平介绍,不少人做了手术,就把切下的组织直接丢掉了,过不了多久肿瘤复发或转移,很大原因在于当初切除的时候没有做个病理检查,如果做了病理检查,发现切掉的是恶性肿瘤,甚至切面还有癌没切干净,那应该继续扩大切除或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在做胃镜、肠镜、支气管镜的检查时候,也应尽可能做个病理检查,因为腔镜看到的只是大体形态,而不是病变的本质。“就像看坏人一样,有时候坏人看上去并不像坏人,好人也可能被人误认为是坏人,”笪冀平主任比喻说,如果体内器官蠕动,还有可能观察不准,多做一个病理检查也才几十块钱,却可以免于后患,是非常划算的。此外,女性每年做妇科体检的时候,也应该要求做细胞病理学的检查。
“不仅患者不了解,甚至一些医生对于病理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在临床上,尤其是基层医院经常能遇到这类病例。”笪冀平提醒,患者自己要有做病理检查的意识。
来源:健康时报